會員
入口

 

會傳遞思想的綠建築─德國國會大廈

建築設計的過程,總是以終為始,先構思好人們在此環境中所能享受的五感體驗,再靠理性的建構過程,一步步落實想法,最終超越人們的五感期待。當一棟建築,除了能滿足人們的五感體驗,若還能傳遞思想,將會是值得與世共睹的建築寶藏。


位於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(Reichstag),就是一棟會傳遞思想、擁有民主精神的代表性綠建築,其建築價值,不只展現在生態建造結構的建築工程上,亦結合歷史人文與社會責任,成為綠建築的世界典範之一。

德國國會大廈是德國生態建築的重要象徵。(Photo by Angelo Abear on Unsplash )

人民至上的透明殿堂

德國國會大廈起造於1884年,1894年開始作為德意志帝國國會的開會場所,主體建築於1895年完成。在1933年時曾遭遇祝融,而後在二次大戰的摧毀下曾一度廢棄,歷經多次的重建整修,最後於1999年透明圓拱屋頂由英國知名建築師諾曼.福斯特(Norman Robert Foster)巧手建造完成。


改建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國會大廈,絕非易事,而德國國會大廈重建案,更被賦予「象徵兩德統一民主與和平進程」的重要政治意義。在此使命之下,福斯特選擇保留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外牆,延續其歷史性;大廈頂層則是採用全透明的穹頂設計,在福斯特巧妙的設計下,從外觀觀賞,圓錐狀玻璃反光體結構,使其在天際線下格外明顯,甚至被稱呼為「發光的穹頂」;從內部體驗,陽光可灑落在國會中的每一個角落,讓國會會議廳沐浴在陽光下。


透明的半圓形屋頂,由一條條堅固的鋼架與透明弧形玻璃鑲嵌而成,玻璃圓頂內的玻璃圓錐柱,運用360片稜形鏡面組合而成,從圓頂最上方,一路向下延伸至議會大廳內。通透的鏡面,可將室外明亮的光線反射至室內,成為國會會議廳白日照明的主要來源。圓錐柱的頂端設有智慧型遮陽板,可追隨太陽行徑360度移動,以避免產生鏡面過熱或反射光線太強等情形。


順著圓頂的步道拾階而上,由最高處往下俯瞰,可透過玻璃將會議廳的情形一覽無遺。這樣的設計概念,除了取得自然照明,更重要的象徵意義,就是民主政治的透明公開,以及民眾至上的理念。



民眾可以從採光平台往下看到會議廳的情形。(Photo by Alexandra Nicolae on Unsplash )

會自由呼吸的生態建築

德國的氣溫,即使在夏季,也只有18至20度,因此建築消耗的能源相當高,長期以來,德國也不斷在找尋低耗能建築的各種可行性。


國會大廈採用最低環境衝擊的能源,主要靠自己產電、自己產熱。除了藉由鏡面圓錐體反射光能,屋頂上方敞開設計為一個巨大通風口,可將凝聚於上層的熱空氣及廢氣排出,引入自然空氣,達到建築內外空氣交換之功用,就像自由自在地自然呼吸一樣。另外,在國會大廈南面的屋頂,設置有300平方公尺的光電板,可為國會大廈提供高達80%的能源。


國會大廈中使用的空調系統也別具特色,大部分的冷熱調節是通過馬達熱電廠系統及地窖恆溫儲存系統完成。馬達熱電廠系統(MHKW)於1998年完成,系統使用的燃料是油菜花籽製成的生質柴油。地窖恆溫儲存的功能,在於減少傳統空調設備的使用,例如夏天的冷氣,來自儲存於地下60公尺的冬天冰水;冬天的熱水及暖氣,則來自儲存於地下300公尺的夏季溫水以及發電機廢熱產生的熱水。


自然照明、空氣自然循環、地窖的冷熱運置,讓德國國會大廈成為德國生態建築的重要象徵,以及世界知名綠建築典範。透明圓頂的日光照射,讓德國民主政治的意念更顯得透徹,也賦予國會大廈綠建築更深的寓意。


360片稜形鏡面組合成的玻璃圓錐,可將室外明亮的光線反射至室內。

在歷史的洪流當中,以永續的建築,將我們這一代的觀點和思想,傳承給下一代的子孫,是社會文明中相當重要的一環。在台灣社會中,也有許多建築師肩負著這樣的使命,以建築的形式,為台灣這片土地留存重要的意念。只要我們願意從生活環境中,多認識一個建築、一個故事、一小段歷史,都會是對建築師表達敬意的最佳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