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
入口

 

地標建築,全球標竿

宏國大樓座落於台北市民生敦北商圈,為台灣最早商辦地標建築,引領著台北頂級辦公大樓市場潮流,提供高規格的國際級辦公空間,滿足當地及跨國成功企業的進駐需求。


  • 1989年落成,座落台北敦北商圈
  • 台北市A級指標性辦公大樓
  • 樓層總面積18,388坪
  • 樓層B4F-19F 高度61.2公尺
  • 超過70個企業租戶,3,200 名常駐辦公人員
  • 亞太首棟UL室內空氣品質國際認證
  • 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白金級認證




全台首座 LEED v5 既有建築營運與維護(O+M) 白金級認證


2019 年宏國大樓採用美國綠建築協會 (USGBC) LEED v4.1的全球綠建築評級系統標準,以全面系統性的方式升級設施,提供更優質的辦公環境,並於2022年以85分的高分取得 LEED既有建築營運與維護(O+M)類別的白金級認證,為當時全台既有建築類別的領先案例。2025年宏國大樓為台灣建築的永續歷程再添代表性篇章,在美國綠建築協會最新發布的LEED v5既有建築營運與維護(O+M)認證中,再度獲得白金級肯定,並以90分的成績名列全球首批通過LEED v5認證的十個項目之一,展現經典建築也能達成高標準永續營運的典範價值。



亞太區首座UL認證大樓

2017年,宏國大樓成為亞太地區第一棟獲得UL2891室內空氣品質認證的建築。經過三年的努力,通過了嚴格的審核與空氣樣本測試獲得此殊榮,隨後也取得再認證得以保持紀錄;全棟輸送符合美國冷凍空調協會 ASHRAE規範之新鮮空氣,提供低二氧化碳含量工作環境;同時杜絕戶外髒污,每日清潔入口設置腳踏墊,為大樓租戶提供獨立第三方驗證的最佳空氣品質。



一流的能源效率 節能設備大升級

宏國大樓規劃之初即優先考慮能源效率,配備儲冰式空調系統,即使現今用電增加,仍能利用夜間時間儲冰,降低白天用電高峰期間近19%的空調能耗。耗時三年將全棟最大耗能設備全面汰換,包括替換更高效的冰水機組,使用不會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冷媒;安裝全新電梯,回收動能並將其轉化為電能提供運轉使用;並將所有室內照明都換成 LED。同時頂樓屋頂鋪設植生地皮以及混合鋪面,能有效地隔絕熱能,讓頂樓租戶們在台北炎熱的夏季裡,也能保持室內空間涼爽舒適。


建築最耗能的部分為空調系統,宏國大樓從根處著手,投資千萬汰換老舊的空調冰水主機,大幅下降大樓整體用電量,並直接回饋在租戶的電費上,不僅節能減碳,更以實際行動向租戶傳達永續的有形與無形價值。



優先考量節省用水  省水設備完整升級

宏國大樓導入各式方法以達節水目標,包括以超低沖水和低流量型號,替換使用 30 年的原始洗手間設備。與舊款相比,新馬桶和小便斗每次沖水減少 60%,新水龍頭每分鐘減少 75%。設置102 噸的水箱,用於從屋頂收集雨水並進行過濾以供重複使用,從而減少了對自來水的需求。亦在所有景觀區實施自動灌溉系統,由降雨量和土壤乾燥度控制,以便灑水器僅在需要時打開,長期營運以來,獲得的實際省水成效相當顯著。



宏國大樓在樓頂設置綠屋頂,不僅有助降溫,同時回收雨水。




於下室設置100噸的雨水回收槽,運用回收雨水沖廁,開啟水資源循環。



優化廢棄物管理

在針對廢棄物管理現況進行全面查核後,宏國大樓更與垃圾承包商合作,釐清垃圾處理流程和機制,了解承包商的困難,並發掘更多回收管道以降低垃圾焚燒量,包括釐清廚餘回收機制,後設計出一個全面且清晰易懂的回收分類系統,並獲得大樓每個使用者的支持,從源頭分離出更多可回收資源。


實踐永續從日常做起,宏國大樓攜手租戶落實垃圾分類,加強廢棄物管理,提升資源回收比例。



「珍惜」精神是基礎,實踐者的軟實力才是核心

宏國大樓表現突出的關鍵,在於「將永續納入日常」。從能源與用水效率、廢棄物管理,到室內空氣品質與使用者參與,皆透過跨部門整合與細緻追蹤,逐步累積成果。這正是既有建築在面對永續議題時,最實際的解方。面對愈趨嚴格的永續指標,宏國團隊秉持董事長林謝罕見女士「珍惜」的初心,強調建築的永續不全然在於科技的進步,關鍵在於營運團隊及租戶的共同落實。宏國也將持續擴大綠色行動,推動更多建築走向低碳、健康與具韌性的未來。